回到頂部
UPDATE
網站更新
聚恆科技是國內老字號太陽能系統、建造與開發一條龍服務EPC大廠,累積25年經驗能量

太陽能維運龍頭‧聚恆以人為本


太陽能發電是臺灣2050年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之一,聚恆科技是國內老字號太陽能系統、建造與開發一條龍服務EPC大廠,累積25年經驗能量,將觸角延伸至東南亞、日本。董事長周恒豪白手起家,秉持以人為本理念,兼顧利害關係人權益,推出業界唯一雙保政策,提供投資人20年保固、保證發電量,用好口碑讓永續綠能持之以恆。

「太陽能是非常好的產業,讓臺灣有機會邁向非核家園,加速淨零轉型,為無法提供電力的地方,快速拿到乾淨綠電。」「台電夏季中午是用電尖峰,透過太陽能增加備載容量,可有效幫台電削減巔峰用電。」不論是在公開論壇或接受媒體專訪,周恒豪總像是太陽能光電傳教士,不厭其煩拿出數據成果證明,產業對於國內再生能源的貢獻。
周恒豪畢業於成大水研所,之所以切入太陽能產業,全是誤打誤撞。「創業初期我做水文氣象自動監控系統,上山下海做野外監測,很多都是電力無法到達之處,必須借助太陽能發電。」1998年借貸60萬元創業,自嘲沒資金、沒人脈、沒有自己可掌握的產品「三無」狀態,隔年標下水利署1200萬元水位觀測站標案,因需自設太陽能發電裝置,意外發現代理商機。

「當年太陽能價格非常貴,1W要10美元以上,是現今商用價格的20倍以上,完全不符合經濟價值。」周恒豪因自身需求,進而切入代理各國太陽能產品。當時,德國已著手推動《再生能源法》,爾後工研院、能源局也開始針對國內再生能源立法做討論,針對裝設太陽能設備提供半額補助,成為聚恆站穩腳步的助力。


業界唯一雙保證,打造三方共贏方程式

周恒豪回憶,早在2010年國內《再生能源發展條例》上路前,聚恆就已拿下數個全國性大案,包括中部科學園區與屏東聯發生物科技大案,成為台灣市佔率第一的EPC廠。周恒豪笑說:「我印象很深刻那二個案子分別是40KW和90KW,現在回頭來看數字很小,但這已是當年最大發電案。」

隨著法規上路上,為產業帶來巨大變化,周恒豪坦言:「第一年發1度電價格約12.9722元,投資太陽能報酬率可抓20%,平均4~5年就能回本。」然而隨著中國太陽能廠崛起、強打價格戰,台廠節節敗退淪為四大慘業之一;儘管產業面對風風雨雨,但周恒豪始終堅信太陽能雖無暴利,但受惠台電躉購機制,可讓EPC業者20年不愁沒訂單。

抓準投資人心理,他大膽推出全國唯一20年保固以及保固期內最低發電量雙保證方案,「台灣投資太陽能廠的資金有七八成都靠銀行融資,第一個20年保固是從投資方角度思考,第二個是替銀行考慮融資風險。」周恒豪靠著過往累積的大數據抓出最低風險保障,在上百家競爭強敵中做出市場區隔。

「我們用技術來承擔各種不確定性,這背後要付出很多努力與準備,才能建立自信與口碑。」周恒豪表示,2017年公司拿到全台第一張、亞洲第二張由德國萊因公司發出的太陽能電廠O&M(運轉維護)證書。


釐清責任與義務,讓漁電共生也能共榮

隨著屋頂型日漸飽和,聚恆也持續拓展戰場,陸續切入地面型與漁電共生案場。2017年投入台南學甲心忠案,披荊斬棘過二十多關,終於在2020年完成國內第一件土地變更成為太陽能發電案場,周恒豪直言:「前後投進超過8千萬元,因為沒有前例,沒人知道能否成功,過程中的心理煎熬外人無法理解,但公司同仁都非常努力,經歷兩年多終於拿到施工許可且在之後半年就完成興建成功掛表,在業界也算是創造奇蹟。」

而2018年在台南七股的志光漁電共生案場挑戰更大,為了確保廠區內原有養殖戶生計與權益及長期的漁業管理,聚恆科技更增資專業的鮮豐生物科技養殖團隊,落實友善利害關係人。「養殖戶比我們更早落地深根,絕對不能剝奪他們的生存權,我們不做會造成衝突的事情。」1000多天的整合期、背負185位地主信任委託,聚恆歷經40多次設計溝通討論、13次設計變更,不厭其煩保障8位養殖戶生計權益,創造地主、養殖戶、鄰里、環境與漁業加持服務多方共好。

周恒豪強調:「漁電不只可以共生,還可以永續共榮。」透過一件件示範案場,強化全民對於太陽能綠電信心。正因全心投入其中,周恒豪看見台灣太陽能產業的機會與挑戰,唯有公私齊心,由政府領頭排除非行政障礙,釐清業者責任與義務,業者自律強化服務品質,臺灣才能朝淨零目標大步跨進。